• 香港九龙尖沙咀山林道9号卓能中心10楼1001室
  • +852 2332 8400

Category Archives: NLP

人生的时间银行

假如有人每天早上都将 $ 86,400 存到你的银行户口里,可是每天的帐户存款总额都不能结存到第二天。在这情况下你会怎样做呢? 理所当然,最佳的选择就是每天将帐户的款项全数提取。原来我们每人每天都可以拥有这笔财富,它就是“时间银行”。每天早上“时间银行”总会毫不吝啬地在你的帐户里自动存入86,400秒,而过了当天,没有分秒可以结存到明天。

想要体会“一年”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位重读失败的学生; 想要体会“ 一个月”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位有早产婴孩的妈妈; 想要体会“一周”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位周刊的编缉; 想要体会“一小时”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一对等待相聚的恋人; 想要体会“一分钟”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 一位错过火车的旅人; 想要体会“一秒钟”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 一位死里逃生的幸运儿; 想要体会“一毫秒”有多少价值,你可以去问 一位错失金牌的运动员。 那么,我们可以如何善用这笔财富呢? 就如贾伯斯 Steve Jobs ?说,“我每天早上都会照镜子并自问 – 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后的一天,我今天要做些什么呢?”

法国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 (Voltaire,原名:Francois-Marie Arouet) 说: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无穷无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我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 将每一天当作你生命中最后的一天, 好好珍惜人生的每一天!

只要有梦想,凡事可成真

刚完成了一个密集式的 NLP 执行师证书课程,短短的几天时间,学员在思维及态度上的正面改变,实在是令人振奋,鼓舞及感恩! 还记得第一天课程刚开始的时候,我跟学员讨论一些正向思维时,有些学员摇头叹息说不可能的; 有些学员说已经对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尽心尽力,但是也换来他们的无礼甚至冷漠的对待;有些学员说自问做事认真,但也未能得到上司的青睐…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怀着正面的思维和态度,运用有效的方法,一步一步,凡事可成真!

其中,心理学之“自我实现的预言”就是以正面语句和信念在我们的脑中作出正面的启发,当我们全心全意地投入在预备及练习,预言的实现机会也自然得以大大的提高!

以下是一段很感人的故事!当中的小女孩不断地渴想与Celine Dion 同台演出!小女孩是住在菲律宾的!或许您会想,怎会可能? 但终于奇迹真的发生!而小女孩的美梦真的实现了!

只要有梦想,凡事可成真!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步也无法到达! 您为您的梦想踏出了第一步了吗?

用心过好每一天!

有刚报读了NLP 课程的学员跟我分享工作的愁烦,有的抱怨工作量太多,片刻的休息时间也没有,故有时候对工作的态度就是马虎了事。有的却抱怨工作量太少,工作简单而沉闷,于是愈做愈提不起劲,常埋怨公司及上司对他有所亏欠。这让我想起一则故事。 有一个木匠已接近退休之龄,他告诉上司他计划退休了。上司听见木匠快要退休,又顾念木匠已为公司辛劳了大辈子,于是上司便对木匠说:“好,在你退休前,请帮公司建造最后一间房屋,就算是帮我们一个忙吧!”

木匠答应了,准备盖完最后这间房屋就离职。 木匠心想反正建完这房屋后,已不用再要“人在江湖”,他并没有认眞地建造这最后一间房屋,甚至可以说是马虎了事。不但手工粗糙,连一些建材物料也没有好好挑选及检查,用了一些次级的货品。用这样不认真的态度,作为他退休前的告别作,实在令人惋惜。

木匠终于盖好这间房屋,懒洋洋地告诉上司已建好最后一间房屋,待上司来验收房屋后,便开始其退休生活了!上司把整间房屋仔细看了一遍,然后拿出这间新屋的门匙,递给木匠,说:“这是你的房子了!是公司送给你的退休礼物!好好享受你的退休生活吧!”

木匠大吃一惊,目瞪口呆,心里实在万分懊悔,有口难言。他心想,多么可惜啊!早知道这间屋子是造给自己的, 他一定会非常用心,不但要用上乘的物料,甚至每一寸地方也要一丝不苟,把它造得美仑美奂。

我们有否也曾嘀咕:“早知道如此,当初就该如何如何……!”我们有否心不在焉地过着每一天?没有想到要为自己所作的负责?等到以后,才懂得懊悔,但已经太迟呢?

要避免懊恼“早知道就该如何如何”,我们倒不如把握今天,活在当下,认真及负责地用心做好每一件事,不论是为自己或是为别人做的事,也要尽力做好,问心无愧!愿您用心做好每件事,用心过好每一天!

以下是 苹果电脑(Apple)创办人及公司主席乔布斯 (Steve Jobs) 的一段分享,或许会对您有一点启发?

今天,很荣幸来到世界上最好学校之一的毕业典礼上。 我从来没有大学毕业…。

今天,我只说三个故事,不谈大道理,三个故事就好。

第一个故事, 是关于人生中的点点滴滴如何串连在一起。

我在里德学院(Reed College)待了六个月就办休学了。 到我退学前,一共休学了十八个月。那么,我为什么休学? 这得从我出生前讲起。

我的亲生母亲当时是个研究生,一个年轻的未婚妈妈,她决定让别人收养我..

她强烈觉得应该让有大学毕业的人收养我, 所以我出生时,她就准备让我被一对律师夫妇收养。 但是这对夫妻到了最后一刻反悔了,他们想收养女孩。

所以在等待收养名单上的另一对夫妻,亦即是我的养父和养母, 在一天,半夜里,他们接到一个电话,问他们 “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孩,你们要认养他吗?” 而他们的回答是“当然要”。

后来,我的生母发现,我现在的妈妈没有大学毕业, 我现在的爸爸则连高中也未毕业。 生母拒绝在领养文件上做最后签字。直到几个月后, 我的养父母保证,将来一定会让我上大学,她的态度才软化。

十七年后,我上大学了。但是当时我无知地选了一所 学费几乎跟史丹佛一样贵的大学, 我那工人阶级的父母将所有积蓄都花在我的学费上。

六个月后,我看不出念书的价值何在。那时候, 我不知道这辈子要干什么,也不知道念大学能对我有什么帮助, 只知道我为了念书,花光了我父母这辈子的所有积蓄。 所以,我决定休学,相信船到桥头自然直。

当时,这个决定看来相当可怕,可是现在看来, 那是我这辈子做过最好的决定之一。

当我休学之后,我再也不用上我没有兴趣的必修课, 我把时间拿去听那些我有兴趣的课。

我没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里的地板上, 靠着回收可乐空罐的退费五分钱买食物。 每个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 绕过大半个镇,去印度教的 Hare Krishna 神庙吃顿好的, 我喜欢 Hare Krishna 神庙的好吃食物。

就这样追随我的好奇与直觉,大部分我所投入过的事, 后来,看来都成了无比珍贵的经历 (And much of what I stumbled into by following my curiosity and intuition turned out to be priceless later on )。

举例,当时里德学院有着大概是全国最好的书写教育。 校园内的每一张海报上,每个抽屉的标签上,都是美丽的手写字。

因为我休学了,可以不照正常选课程序, 所以我跑去上书写课。 我学了 serif 与 sanserif 字体, 学到在不同字母组合间,变更字距,学到活字印刷伟大的地方。

书写的美好、历史感与艺术感是科学所无法掌握的, 我觉得这很迷人。

我没预期过学这些东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么实际作用, 不过十年后,当我在设计第一台麦金塔时, 我想起了当时所学的东西,所以把这些东西 都设计进了麦金塔里,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东西的电脑。

如果我没沉溺于那样一门课里, 麦金塔可能就不会有多重字体跟等比例间距字体了。

又因为 Windows抄袭了麦金塔的使用方式, 因此,如果当年我没有休学,没有去上那门书写课, 大概所有的个人电脑都不会有这些东西, 印不出现在我们看到的漂亮的字来了。

当然,当我还在大学里时, 不可能把这些点点滴滴预先串连在一起, 但在十年后的今天回顾,一切就显得非常清楚。

我再说一次, 你无法预先把点点滴滴串连起来, 只有在未来回顾时, 你才会明白那些点点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you can’t connect the dots looking forward; you can only connect them looking backwards )。

所以,你得相信,眼前你经历的种种,将来多少会连结在一起。 你得信任某个东西,直觉也好, 命运也好,生命也好,或者业力。

这种作法从来没让我失望, 我的人生因此变得完全不同。


我的第二个故事,是有关爱与失去。

我很幸运-年轻时就发现自己爱做什么事。我二十岁时, 跟 Steve Wozniak在我爸妈的车库里开始了苹果电脑的事业。

我们拚命工作, 苹果电脑在十年间从一间车库里的两个小伙子扩展成了一家员工超过四千人、 市价二十亿美金的公司。 在那事件之前一年推出了我们最棒的作品- 麦金塔电脑( Macintosh),那时我才刚迈入三十岁; 然后,我被解雇了。

我怎么会被自己创办的公司给解雇了?

嗯,当苹果电脑成长后, 我请了一个我以为在经营公司上很有才干的家伙来, 他在头几年也确实干得不错。 可是,我们对未来的愿景不同,最后只好分道扬镳, 董事会站在他那边,就这样在我 30岁的时候,公开把我解雇了。

我失去了整个生活的重心,我的人生就这样被摧毁。

有几个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么。 我觉得我令企业界的前辈们失望, 我把他们交给我的接力棒弄丢了。

我见了创办 HP的 David Packard 跟创办 Intel的 Bob Noyce, 跟他们说,很抱歉我把事情给搞砸了。 我成了公众眼中失败的示范,我甚至想要离开矽谷。

但是,渐渐的,我发现,我还是喜爱那些我做过的事情, 在苹果电脑中经历那些事,丝毫没有改变我爱做的事。

虽然,我被否定了,可是,我还是爱做那些事情, 所以我决定从头来过。 当时我没发现, 但现在看来,被苹果电脑开除,是我所经历过最好的事情。

成功的沉重被从头来过的轻松所取代, 每件事情都不那么确定,让我自由进入这辈子最有创意的年代。

接下来五年,我开了一家叫做 NeXT 的公司, 又开一家叫做 Pixar 的公司, 也跟后来的老婆(Laurene)谈起了恋爱。

Pixar接着制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电脑动画电影, 玩具总动员(Toy Story), 现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动画制作公司。

然后,苹果电脑买下了 NeXT,我回到了苹果, 我们在 NeXT发展的技术,成了苹果电脑后来复兴的核心部份。 我也有了个美妙的家庭。 我很确定,如果当年苹果电脑没开除我,就不会发生这些事情。

这帖药很苦口,可是我想苹果电脑这个病人需要这帖药。 有时候,人生会用砖头打你的头。不要丧失信心。

我确信,我爱我所做的事情, 这就是这些年来支持我继续走下去的唯一理由 (I’m convinced that the only thing that kept me going was that I loved what I did)。

你得找出你的最爱, 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侣也是如此。

你的工作,将占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 唯一真正获得满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伟大的工作, 而唯一做伟大工作的方法是 – 爱你所做的事 ( And the only way to do great work is to love what you do )。

如果,你还没找到这些事,继续找,别停顿。尽你全心全力, 你知道你一定会找到。而且,如同任何伟大的事业, 事情只会随着时间愈来愈好。所以, 在你找到之前,继续找,别停顿。


我的第三个故事,是关于死亡。

当我十七岁时,我读到一则格言, 好像是 “把每一天都当成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就会轻松自在。 ( If you live each day as if it was your last, someday you’ll most certainly be right )”

这对我影响深远, 在过去 33 年里,我每天早上都会照镜子, 自问:“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后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么?”

每当我连续太多天都得到一个“没事做”的答案时, 我就知道我必须有所改变了。 提醒自己快死了, 是我在人生中面临重大决定时,所用过最重要的方法。

因为几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声、 所有对困窘或失败的恐惧-在面对死亡时,都消失了, 只有最真实重要的东西才会留下 ( Remembering that I’ll be dead soon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ol I’ve ever encountered to help me make the big choices in life. Because almost everything – all external expectations, all pride, all fear of embarrassment or failure – these things just fall away in the face of death, leaving only what is truly important )。

提醒自己快死了, 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惧失去的陷阱里最好的方法。 人生不带来、死不带去,没理由不能顺心而为。

一年前,我被诊断出癌症。我在早上七点半作扫瞄, 在胰脏清楚出现一个肿瘤,我连胰脏是什么都不知道。 医生告诉我,那几乎可以确定是一种不治之症, 预计我大概活不到三到六个月了。

医生建议我回家,好好跟亲人们聚一聚, 这是医生对临终病人的标准建议。 那代表你得试着在几个月内,把你将来十年想跟小孩讲的话讲完。 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会尽量轻松。 那代表你得跟人说,再见了。

我整天想着那个诊断结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 从喉咙伸入一个内视镜,穿过胃进到肠子,将探针伸进胰脏, 取了一些肿瘤细胞出来。

我打了镇静剂,不醒人事,但是我老婆在场。她后来跟我说, 当医生们用显微镜看过那些细胞后,他们都哭了, 因为那是非常少见的一种胰脏癌,可以用手术治好。 所以我接受了手术,康复了。

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时候,我希望那会继续是未来几十年内 最接近的一次。

经历此事后,我可以比先前死亡只是纯粹想像时, 要能更肯定地告诉你们下面这些: 没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想活着上天堂。

但是,死亡是我们共同的终点,没有人逃得过。 这是注定的,因为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中最棒的发明, 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们,给新生命开出道路。

现在你们是新世代,但是不久的将来,你们也会逐渐变老, 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讲得这么戏剧化,但是这是真的。

你们的时间有限,所以,不要浪费时间活在别人的生活里。

不要被教条所局限 – 盲从教条就是活在别人思考结果里。

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你内在的心声。 最重要的是,拥有追随自己内心与直觉的勇气, 你的内心与直觉,多少已经知道,你真正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

在我年轻时,有本神奇的杂志叫做 《Whole Earth Catalog》, 当年这可是我们的经典读物。 那是位住在离这不远的 Menlo Park 的 Stewart Brand 发行的, 他把杂志办得很有诗意。

那是 1960年代末期,个人电脑跟桌上出版还没出现, 所有内容都是打字机、剪刀跟拍立得相机做出来的。 杂志内容有点像印在纸上的平面 Google, 在Google 出现之前35年就有了: 这本杂志很理想主义,充满新奇工具与伟大的见解。

Stewart 跟他的团队出版了好几期的《Whole Earth Catalog》, 然后很自然的,最后出了停刊号。当时是 1970 年代中期, 我正是你们现在这个年龄的时候。在停刊号的封底, 有张清晨乡间小路的照片, 那种你四处搭便车冒险旅行时会经过的乡间小路。 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

求知若饥,虚心若愚 (Stay Hungry , Stay Foolish)。

那是他们亲笔写下的告别讯息,我总是以此自许。

当你们毕业,展开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们。

智商(IQ)、情绪智商(EQ)、逆商(AQ) 重要吗?

无辜地被上司辞退,跌进人生谷底

某 天,跟老朋友聚旧,谈起她的近况。她大学毕业以后,便进入了一间基督教的机构工作。在她的事奉机构也工作了十多年,她说自问智商(IQ)高, 工作也非常卖力,但最近不知何故无辜地被上司恶意批评其态度及工作表现甚差,受到上司的多番“警告”下被逼辞退,这位朋友惟有无奈地接受。但心底里却有着 说不出的难受及委屈,朋友一直心里嘀咕“自问也是非常尽力,为机构拼命了十多年,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而最心心不愤的是无辜被上司批评其态度及工作表现甚差的冤屈,还有无辜地被警告,她感到十分无奈,丢脸,沮丧,委屈,更视自己为一个无辜可怜的受害者 (victim),时时刻刻都想着要为自己讨回公道,甚至连自信心(self-confidence)也受到沉重的打击!

在患难中紧紧靠着神

幸好,她一直也没有离开神,在患难中紧紧靠着神的帮助;同时透过运用一些NLP的简单技巧,很快便能够转化了她那些沉重又无用的负面情绪为正面的能 量,从沮丧,抑郁的人生谷底再一次振作起来,我们也为此事祷告及感恩!她也渐渐改善了她的EQ和AQ。后来她也得以自我反省 (self-reflection),深入检讨,她也知道或许从前在工作岗位的态度过于自我,有时对于一些她不认同的观点,她更是毫无禁忌地说出别人这个 那个的不是,虽说是以事论事,但讲者无心,听者有意,日积月累,自己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差,与上司,同事之间的关系更越见疏离,现在想起来,她说原来其 他同事也忍受了她十多年!

情绪智商(EQ)比智商(IQ)更重要?

从这朋友的事令我想起智商、情商、逆商的重要!传统上我们或许用“智商”的高低来决定我们的聪明程度。但经过无数的实验证明,直到今天,大家也许知 道情绪智商(EQ)是决定成功的非常重要因素之一。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戈尔曼(Daniel Goleman )在他的《情商能力比智商能力重要》(Emotional Intelligence: Why It Can Matter More Than IQ) 一书中认为,情绪智商的高低才是决定个人事业成功和生活幸福的关键。他也进一步提出:“过去人们在教育和培训过程中,往往只重视训练和提高人的智商,而对 情绪智商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事实上,对于一名领导者更重要的是他的情绪智商(EQ)而并非他的智商(IQ)。”

逆商(AQ)的重要性

至于逆商(AQ)在成功的人生和事业中也有一定的作用。所谓逆商(AQ):“就是指人们对待逆境的态度和摆脱逆境,推动人生发展的能力。” 一个人的成功必须建立在智商(IQ)、情绪智商(EQ)、逆商(AQ)的基础上。为什么呢?因为除了智商(IQ)、情绪智商(EQ)外,其实逆商(AQ) 也是非常重要的!逆商(AQ)在逆境中可以使我们能够好好地把握命运,是决定您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关键之一。一个优秀的领导者的逆商(AQ)比普通人更 高,他们都要有非凡的“逆商”能耐去面对逆境。因为只有不畏劳苦和不怕艰辛的人才有希望走出黑暗的隧道,跑向光明的出口。否则,即使是您的智商和情商再 高,但就是不能暂时与黑暗为伍,不能暂时与艰难挫折拼搏,那还怎可以奢望要成就伟大的事业?尝试了并不一定会成功,但至少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增加了下一 次成功的机会;而不尝试则永远不会成功,或许只有画地自限,固步自封的份儿!

怀着乐观的心,笑对挫败,笑对逆境,曙光已在不远处

一个逆商(AQ)高的人更会时刻保持乐观。乐观的人,有一颗豁达、欢畅、自信、喜乐的心,这样的心理素质才能够在困苦和逆境中仍然脚踏实地向前走, 笑对挫败,笑对逆境!您是否正在逆境中?请相信逆境是会过去的!黑夜过后是会有黎明的!怀着乐观的心,笑对挫败,笑对逆境,脚踏实地向前走,曙光已在不远 处矣!

您可听听诗歌-我要向山举目(诗篇121篇)

与您分享诗篇121篇1-8节

我要向山举目;我的帮助从何而来? 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 他必不叫您的脚摇动;保护您的必不打盹! 保护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觉。 保护您的是耶和华;耶和华在您右边荫庇您。 白日,太阳必不伤您;夜间,月亮必不害您。 耶和华要保护您,免受一切的灾害;他要保护您的性命。 您出您入,耶和华要保护您,从今时直到永远。  

Psalm 121:1-8

I lift up my eyes to the hills – where does my help come from? My help comes from the LORD, the Maker of heaven and earth. He will not let your foot slip – he who watches over you will not slumber; indeed, he who watches over Israel will neither slumber nor sleep. The LORD watches over you – the LORD is your shade at your right hand; the sun will not harm you by day, nor the moon by night. The LORD will keep you from all harm– he will watch over your life; the LORD will watch over your coming and going both now and forevermore.

Dr. Philip Zimbardo的监狱模拟实验The Prison Experiment

囚犯和狱警

1971年,社会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博士在史丹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 心理学系(Psychology Department) 的地下室做了一个有关监狱模拟实验(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实验中,邀请了24 位通过心理健康测试的男大学生,将他们分成两组,一组大学生被指定扮演狱警,而另一组大学生被指定扮演囚犯。

情况失控,实验第六天叫停

这实验预设为期两星期,实验进行了第六天,参与实验的大学生过度投入角色,扮演狱警的大学生,对囚犯严重施暴虐待;扮演囚犯的大学生,对狱警的虐待又变得被动。例如:狱警对囚犯的限制与管束越来越多,手法越来越残忍;不择手段使囚犯受到耻辱,狱警不断剥夺囚犯的自由及自尊。更令人惊讶的是,扮演囚犯的大学生也似乎忘记了这只是一项心理实验,他们竟被动地顺从警卫的无理管束及处罚。有些扮演囚犯的参与者感到悲哀,有些人情绪激动。情况逐渐失控,最终于实验的第六天叫停。

研究员也过度投入了自己的实验

Dr. Philip Zimbardo也承认自己也过度投入了“监狱主管”的角色。 Dr. Philip Zimbardo承认由首席研究人员慢慢转变为一个重视制度的“监狱主管”的角色,只顾及监狱的制度及安全,忙于管理“监狱”的危机,而忘了参与实验的大学生的感受及实验对他们的心理及生理的影响。

温水煮蛙

在这监狱模拟实验中,我们可看到社会的环境及社会的角色对人类有着深远的影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也会受到这种社会环境及角色无形的影响,努力地去扮演我们被认定的社会角色,有时更是不合理的社会角色,例如,身心语言程式学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 (NLP) 的学员透露她长期被上司无理责骂及侮辱,有时我们会否像温水煮蛙,不知不觉被社会的环境及角色所淹没也不自知? !

Dr. Philip Zimbardo的监狱模拟实验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的详情可看以下短片

The 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 –​​ BBC

Register | 登記